健康提示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健康教育 > 健康提示
阳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:发热、出疹,谨防猩红热!
发布者:阳泉疾病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:2024-04-24 点击:32

 猩红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临床特点为起病急、发热、咽峡炎、弥漫性皮疹、继而脱皮。如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可能出现关节、肾脏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。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春季的3-5月、冬季的11-12月多见。发病年龄以3-10岁儿童为主,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,故很少发病。易感人群较为集中,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。目前正值猩红热高发季节,阳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:

一、传染源患者和病菌携带者均是其主要的传染源,正常人鼻咽部、皮肤可带菌。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患者,排菌量大且不易被重视,是重要的传染源。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的传染性最强,脱皮时期的皮屑无传染性。

二、传播途径

猩红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当感染者咳嗽、打喷嚏或谈话时,细菌会随飞沫进入空气中,被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。此外,接触被细菌污染的物品,如餐具、玩具等,也可能导致间接传播。

三、易感人群

猩红热的易感人群主要是3-10岁的儿童,但其他年龄段的人也可能感染。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,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这种细菌的侵袭。此外,如果个体存在营养不良、慢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情况,也更容易感染猩红热。

四、临床表现

猩红热潜伏期1~7天,平均3天。

(一)潜伏期:最短1天,最长12天,一般为2—5天,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。

(二)前驱期:为1天左右。表现突然畏寒,发热38℃——40℃,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咽痛、扁桃体红肿,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,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。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。

(三)出疹期:大多在发病12—36小时内出现皮疹,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。

1.皮疹先见于颈部,24小时内蔓及躯干及四肢,在皮肤充血的基础上,均匀分布针尖大小的红疹,有的呈鸡皮样突起,有的疹间尚可见到正常皮肤。压之褪色,皮肤呈苍白压痕,数秒后恢复原状,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“贫血性皮肤划痕”。

2.颜面特征:面部仅发红,但无点状疹,口周不红,也无疹,显得苍白,故称“口周苍白圈”,98%病人有此体征。

3.皱折处特征:如肘窝、腋窝、腘窝、腹股沟等处,因皮肤受压引起暗红色条状形出血疹,医学上称为“帕氏征”。

4.口腔特征:此期咽部极度充血,皮疹出现后3-4天,舌苔脱落,露出生牛肉样舌面和红肿的舌刺,很像成熟的草莓,医学上称为“杨莓舌”,一般7天左右消退,这一征象约半数以上病人可以见到。

(四)恢复期:发病的第一周末开始出现皮肤脱屑。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。有时由于脱屑的出现可以做为回顾性诊断。皮疹旺盛者,则脱屑多(90%病人有脱屑)。面颈部为细屑,躯干四肢为小磷片状,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。大约经2-4周脱完,无色素沉着。如能早期正确治疗,出疹轻,可无明显脱屑。

除上述典型症状外,根据病情可以分为轻型、中毒性、脓毒血症型和外科型。

猩红热的并发症主要有中毒性心肌炎、心内膜炎、急性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,其中,急性肾炎是最多见的并发症。

五、预防措施

目前尚无针对猩红热的疫苗。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,从而减少发病。

(一)及时就医。在高发季节、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,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,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,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。

(二)治疗和隔离患者。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,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,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;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。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。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,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,可视情况解除隔离。

(三)通风和消毒。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,每天不少于 3次,每次15分钟。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;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。患儿痊愈后,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,玩具、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,不能擦洗的,可在户外暴晒l-2小时。

(四)加强学校卫生。在猩红热流行期间,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、午检工作,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、就医和隔离治疗。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,用具、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。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,每日至少3次,每次15分钟,应每日做好教室、文具、玩具和餐具的清洁,一旦发现病例,应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消毒。



上一篇:如何远离职业病困扰?|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宣传周
下一篇:关于百日咳,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

Copyright (C) 2016-2019 CHINA Inc. All Rihght Reserved

版权所有:阳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网址:www.yqjkzx.cn 技术支持:龙采科技集团

地址:阳泉市新华东街208号    电话:0353-2297206    邮编:045000

晋ICP备17005387号-1 晋公网安备 14030202000288号